查看原文
其他

自古用兵粮先行,非常时期更要确保粮食安全

丁声俊 稻菽千重浪 2021-01-26

导语


自古以来,战争都绝非仅仅是战场上的两军对垒,很大程度上,粮食军需的供给已经提前决定了战役的胜负。


在当下,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冷兵器时代,但是在全球化以及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家间竞争的形式正在越多样化和隐秘化,粮食安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不减反增。


当下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战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乃至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装备安全的重要性。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以史为鉴,从一个侧面反映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作 者|丁声俊

转载编辑|窦   皓

后台编辑|马刘儿


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兵法家孙武,早在公元前514年,就在万里黄河入海处的滨州,写出兵书《孙子兵法》,是迄今现存最古老、最受称道的兵学著作。这部经典性军事名著,对兵学的思考和探讨博大精深,堪称创造出极具军事理论价值的巅峰。《孙子兵法》开篇便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到“兵”字,其概念具有兵士、兵家、兵法,以及军队、军事和军法,乃至战事和战争等多种内涵。本文主要指战争,标题上“自古用兵”的意思就是指开战打仗


  一、孙子曰:

“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煌煌十三篇,思想深邃精密,谋划严密精巧,被誉为不朽的“兵经”和“百世谈兵之祖”。这部“谋略宝库”也阐明了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即粮食军需后勤、乃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全面阐述了保障军队后勤供给是打赢战争的前提。孙子精辟提出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馈者,馈送、供应之意。兵法大家孙武阐述用兵的一般规律是:大凡用兵作战,一般规需要动用战车千辆,运送粮草的辎重车千辆,集结全副武装的大军十万,还要千里运送供应军粮,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后,十万大军方能兴师出动,开赴战场。这充分体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图片来源:网络



二、范蠡辅佐勾践:足食强兵,

“以弱灭强”


在中国战争史上,早在古代,粮食就被高度重视、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正所谓“足食强兵”,是制胜之道,甚至是灭亡敌国、赢得胜利之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经济家范蠡,辅佐勾践以弱胜强、灭亡了吴国,就是著称于世的一个典型实例。

 

公元前494年到478年,偏安东南一隅的越王勾践,实施范蠡谋划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和“以退为进”的二十年大战略,苦心“卧薪尝胆”、韬光养晦15年,终于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范蠡在执掌越国政权之后,就逐步贯彻实施他的二十年大战略:增人口,强兵士,兴农业和储谷物。


勾践卧薪尝胆 | 图片来源:网络


 三、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

奔走运粮战力强


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105年烽火连天的战争风云,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及犬牙交错的文争武斗和斗智斗勇。例如,在三国的战争史中,“火攻”“断粮”成为重要战法。

 

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创造发明家。他创建的“八阵图”,被称为内藏十万兵的神奇战阵;他发明的连发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利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是解决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先进工具。《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描写“诸葛亮妆神陇上割麦”;第一百零二回描写“木牛流马奔走运粮”;第一百一十四回描写“姜伯约弃粮胜魏兵”。这几章都是围绕如何解决战争中军需粮草供应问题而展开描写和叙述的。


木牛流马想象图 | 图片来源:网络


四、曹操:举火夜烧乌巢粮,

以少胜众袁败亡


在三国的战史上,除诸葛亮把“火攻”战法运用得极为娴熟、断敌粮草之外,另一位军事家曹操也用“火攻”之术、创造中国历史上焚毁袁绍建在乌巢的囤粮,严重挫伤了袁军的战斗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的著名战例。《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梦德烧粮》,对官渡战役作了生动描述。

 

官渡之战 | 图片来源:网络


 五、拿破仑:冰天雪地断粮草,

惨败城下惨溃逃


在世界战争史上,粮食在决定战争胜负中是一个制胜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战例俯拾皆是。为夺取欧洲霸权,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806—1814年间,采取“大陆封锁”的经济政治措施,以断绝英国等国家的粮食及其他物资供应,自然引起英国、及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反“大陆封锁”的抗争。这成为历史学家们多有评论的、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段故事。


1、拿破仑策划“大陆封锁体系”


事情要回溯到拿破仑的“雾月政变”。在1799年11月9日(即“雾月”9日),拿破仑·波那巴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雾月政变”(雾月为11月 ;热月为8月)。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和独揽大权,统帅全部武装力量,有权宣布战争与和平。

 

拿破仑深谋远虑,要使法国建立和拥有欧洲霸权,必须占领和夺取国际市场。为实现这一野心,拿破仑沿着他的策划征服了欧洲大陆一系列国家后,海洋上的英国成为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个难于对付最主要的敌手。为了制服这个欧洲大陆以外的敌人,拿破仑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他在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夺取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换句话说,拿破仑企图以“大陆征服海洋”,对英国进行战时封锁、战略封锁、以“双重封锁”达到有实效的封锁,从而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

 

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颁布了《柏林敕令》,不仅禁止法国所有的属国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而且必须与其断绝来往;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柏林敕令》颁布的初期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也就是说,这个“谕旨”对法、意、瑞土、荷兰和莱茵邦联等属国都具有约束力,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进一步扩大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

 

拿破仑画像 | 图片来源:网络


此后,拿破仑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 《米兰敕令》 和《枫丹白露敕令》,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几乎囊括整个欧洲大陆,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并严禁中立国的商船转运英国货。至此,拿破仑大陆封锁的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封锁了英帝国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长达8000余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大陆封锁体系”。

 

2、粮草补给严重短缺给法军毁灭性打击


3、英国和大陆国家以多种方式反封锁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范围,还扩大到英国的殖民地,并严禁中立国的商船转运英国货,给英国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造成了严重困难。这自然引起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国家采取反封锁措施,对法国也带来严重后果。

 

当时整个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并不能替代英国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因而导致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经济萧条,进出口停滞,引起强烈不满。针对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英国也针锋相对进行了反封锁。

 

一方面,英国切断了法国在大西洋上与其殖民地的贸易航线,导致法国从殖民地获得的粮食、原料等货物大大削减。另一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的粮食、木材与原料等货物通过走私的渠道仍然不断进入欧洲大陆。如此,封锁与反封锁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总体看,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对英国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也使欧洲大陆各国深受封锁之苦。但英国等大陆国家也采取了反封锁措施,进行了有力的抗争,例如以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进行争斗,致使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未经多久就在1812年后逐步瓦解了。


1

END

1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粮食问题研究杂志,《粮食问题研究》2019年第二期(本文略有删减)。



原标题:自古用兵粮先行 ——兼谈保持战略定力应对各种形式的《粮食战争》



推荐阅读


被外资控制的粮食流通市场:中国的粮食安全谁来保障?


世界粮食日:从世界历史格局中看中国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1/5靠进口,粮食自给出现危机


欢迎转载!

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保持文章内容完整


特别声明: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阅读原文,查看:

工业化养殖:管它“白鸡黑鸡”,能赚钱的就是“好鸡”——黄老访谈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